我为什么会做“大语文伴读”这门课?
1
她既是我的语文老师,也是我的班主任,从一年级教我到五年级。
沈老师对我的影响真的很大。
她上语文课,除了教语文课本上的那些拼音,生字和课文之外,总喜欢和我们讲一些小故事。
她有时候会和我们说一些关于国家领导人的故事,比如有美国记者问周恩来:“我们美国人走路总是昂首挺胸,你们中国人为什么走路总是低头弯腰的?”周总理不假思索地回答:“因为我们正在走上坡路,所以要弯腰,你们正在走下坡路,所以要挺直了背。”
虽然这几句话是不是周总理说的,我也没考证过,但一直觉得这里面的逻辑关系很妙,我记到现在。
而沈老师也不仅仅只培养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在我印象里,她还说过好几个小故事。比如说有一次外国办展销会,我们中国送了一批自行车出去(我记得她说的是“凤凰”),火车运到外国城市,车门一打开,自行车已经都散架了,我记得她很生气地说:”这种质量,还去参加什么展销?“
还有一次,我记得是中国的长征火箭发射罕见地失败了,在那个时候,是一件非常让大家沮丧的事,但她请好几个同学做了资料搜集,上讲台和大家一起分享,火箭发射为什么失败,原因是什么。
在她的影响下,我所有学科中,对语文的兴趣最浓厚,语文的成绩也最好。因为她,我渐渐明白,“语文”不仅仅是背课文,默生字,还能了解很多历史典故,名人故事,乃至人生道理。
现在回想起来,沈老师教的语文,可能就是“大语文”的概念。
2
关于“大语文”,似乎目前没有一个官方的明确定义。
我曾经在网上查过,应该最早是特级语文教师张孝纯先生提出的。对于这个概念,我个人的理解是:
以课堂上的教学为基础,打破学科的边界,帮助学生向各个领域拓展:从天文到地理,从历史到哲学,从科学到艺术。不仅仅是要拓展孩子的知识面,也争取能在说故事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审美,培养学生的志向。
我相信,我读小学语文课本时产生的一些疑问,现在的小学生们应该也会有——或者,他们有兴趣去听:
中国古代有拼音吗?那时候小学生学什么?需要带什么文具?
白居易写这首诗时遭遇了什么变故?李绅到底是个怎样的人?王维为什么要叫“诗佛”?
“乐府诗”到底是什么?“牛郎织女”最早的传说版本是什么?“将相和”之后发生了什么?
西方也有”盘古开天辟地“这样的创世神话吗?油画与国画有什么区别?西方的童话为什么要比中国的多?
海螺为什么是软体动物?我们为什么能复原恐龙?蜗牛的速度有多快?
银河系到底有多少星星?什么是“蝴蝶效应”?为什么月亮会有“阴晴圆缺”?
……
在我读小学的时候,这些问题里有些沈老师回答过我,而有些,我只能把问号埋在心里。
如今,我长大了。
在沈老师最初的启蒙教育和开导下,我爱上了语文,爱上了文科,最终成为了一名文字工作者,而且我发现:我自己很喜欢,也挺适合来讲这些故事的。
于是,经过一年的谋划和制作,有了今天想要和大家介绍的这款系列音频产品:
“馒头大语文伴读”。
3
先来解释下,为什么叫“馒头大语文伴读”。
其实主要是想解释下“伴读”——“馒头”不用解释了,”大语文“解释过了。
“伴读”是我自己想出来的,重点是个“伴”字,“陪伴”的“伴”。
其实说起来也简单:
我没有能力也没有资格给孩子们做语文课堂教学本身的辅导:修辞手法的分类,文言文的虚词使用,阅读理解如何提取中心思想……等等等等,这需要有专业的能力和资质,而且可能会加大孩子的课外负担。
我想做的事情,就是“陪伴”:
你学完这课了对吗?那我来陪你聊聊天,说说关于这篇课文背后的一些典故、故事乃至八卦,你听了以后,可能会对这篇课文有一个新的认识或想法,或者产生新的兴趣,进而愿意再去读一遍课文,或者认真仔细去回想一下课堂上老师讲的内容。
这个“伴”还有另外一层含义:
所有的故事,都是严格按照小学每年级的部编本语文教材的每一课进度撰写和设计的,所以刚才提的那一连串的问题,都不是拍脑袋凭空想的,而是根据每一篇课文提出来的,我们做到了“一篇一音频,一文一故事”。
简单来说,就是根据课文,天南地北和你讲一些课外故事,让你拓展一下知识面,进而提升学语文的兴趣,回学校后能更好更认真更有兴趣地上语文课。
对了,不仅仅是正式课文,在每学期一些“日积月累”或课外单元,我们还把重要的知识点或古诗词做了拓展,所以每个学期的音频篇数,都是超过课本课数的。
所以我设想的这款产品,轻松的应用场景有这么几个:
早上起床,吃早饭的时候,可以给孩子放一篇来听一听;
上学或放学的路上,走路的时候,坐公交车的时候,或坐在爸爸妈妈车上的时候,可以放一篇来听一听;
睡觉前,可以给孩子放一篇来作为入睡前的“知识催眠”;
当然,如果能作为一个全家一起听,一起讨论和分享的“亲子时光”产品,那是最欣慰不过的了。